沙丘中文版的翻译问题

上次回国买了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文版《沙丘》,由潘振华翻译。本来想看中文可以省点劲,结果这次假期拿出来看了一章,就发现翻译得大失水准。翻译三境界:信、达、雅。雅就不说了,译书中的有些地方你会觉得怪怪的;还有些翻译错误,那就是“信”的问题了。所以如果只求囫囵吞枣,看个故事大意的话此书还凑活;真想细细拜读神作的话,还是放弃这译书吧。这里将第一章里一些翻译不到位的地方拿出来吐槽一下。

先说“信”。“Yes, the one who can be many places at once: the Kwisatz Haderach.”译书中翻译成“这个人可以随时进入任何地方”。这明显是翻译错误了。“At once”我们在学校里英文课都学过,是立刻,马上的意思──这个是中学生水平。它还有同时(simultaneously)的意思。这里的正确翻译应该是“那个可以同时出现在多个地方的人”。

再则“达”。“达”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,译文通顺明白。“I observed you in pain, lad. Pain’s merely the axis of the test. Your mother’s told you about our ways of observing. I see the signs of her teaching in you. Our test is crisis and observation.” 其实这段的原文很好懂,都是短句,没有生僻词,但是如果你看译文的话,就会有困惑。第一处是axis的翻译,这个是一个取词的问题。译者翻译为“疼痛只不过是测试的核心”。把axis翻译成核心,感觉是机器翻译。在中文里,“核心”是主要部分的意思(见《现代汉语词典》)。如果疼痛是核心的话,那么疼痛就是测试的重点了。可是显然作者的意思是疼痛不是重点,否则就不会有merely这个词了。把“只不过”和“核心”放在一起有点自相矛盾的意思。下一句,很简单的句子,译者直译为:“我们的测试就是危机和观察。”可是这个有点读不通吧?作者想说的是,这个测试是通过制造危机,然后观察测试者的反应。我觉得如果把它翻译成“我们的测试是在危机中观察”,会更容易理解。

最后谈一谈“雅”的问题吧。请看第二章的第一段原文:“It was a relief globe of a world, partly in shadows, spinning under the impetus of a fat hand that glittered with rings.” 书中翻译为“这是一个立体星球仪,在黑影中半隐半现,一只胖手转着它,那只手戴着光彩夺目的戒指。”什么叫“一只胖手转着它”?这像是一篇拙劣的小学生作文,一句话的主语换了三次,磕磕碰碰的感觉,太没有美感了!我会把它翻译成“黑影中,立体星球仪在一只胖手的推动下旋转,半隐半现。那手戴着戒指,光彩夺目。”中文里没有不定冠词,翻译时不必把它都一一译过来,这里可以把第一个不定冠词省掉,否则就要“一一不休”了。

其实我还没有仔细逐句比较,就是在看中文版时看到一些困惑的地方,拿原文对照一下,才发现了这些问题,还是老老实实地看原版去吧…

作者关于翻译的其他点评:点评汤永宽译本 《流动的盛宴》

沙丘中文版的翻译问题
《沙丘》中文版和英文版